首页 医疗保健 详细

关爱自己,守护健康

2025-09-26 14:12医教部

关爱自己,守护健康

 

宫颈癌是全球女性中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其仍然居于首位。原位癌多见于30至35岁年龄段,而浸润癌更常见于45至55岁之间。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十年来,宫颈细胞学筛查的广泛应用使得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能够早期被发现并得到及时治疗,因此宫颈癌的死亡率已经明显下降。

宫颈癌是唯一病因明确可以预防的癌症,目前公认的引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包括以下两类:生物学因素、行为危险因素。

生物学因素

目前已经明确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生危险因素。绝大多数(99.7%)的宫颈癌伴有高危型HPV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感染,可以影响皮肤、生殖器部位和喉咙。几乎所有性活跃的人都会在生命中的某个时刻感染该病毒,通常没有症状。在大多数情况下,免疫系统会清除体内的人乳头状瘤病毒。然而,持续感染高危人乳头状瘤病毒可能会引起细胞发育异常,进而发展成癌症。HPV16和HPV18是宫颈癌最常见的高危亚型,在超过70%的肿瘤中可以检测到。

行为危险因素

多个性伴侣、初次性生活<16岁、初产年龄小、产次多、高危性伴侣、性传播疾病感染史、吸烟、营养状况不良等与宫颈癌发生密切相关。

临床症状

早期宫颈癌可无症状,仅在普查或体检时被发现。阴道出血是宫颈癌最常见的临床症状。

阴道流血

早期多为接触性出血;中晚期为不规则阴道流血。

阴道排液

多数患者有阴道排液,液体为白色或血性,可稀薄如水样或米泔状,或有腥臭。

晚期症状

根据癌灶累及范围出现不同的继发性症状。如尿频、尿急、便秘、下肢肿痛等;晚期可有贫血、恶病质等全身衰竭症状。

诊断检查

1.宫颈、阴道细胞学涂片检查及HPV检测

这是现阶段发现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CIN)的初筛手段,特别是对临床体征不明显的早期病变的诊断。目前主要采用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HPV检测可以作为TCT的有效补充,二者联合有利于提高筛查效率。

2.阴道镜检查

对发现子宫颈癌前病变、早期子宫颈癌、确定病变部位有重要作用,可提高活检的阳性率。

3.宫颈和宫颈管活组织检查

阴道镜下或直视下的宫颈组织学活检病理检查是最终确诊的金标准。

4. 影像学检查

包括腹盆腔超声、盆腔核磁共振(MRI)、腹盆腔CT、腔镜检查等。

5.肿瘤标志物检查

肿瘤标志物异常升高可以协助诊断、疗效评价、病情监测和治疗后的随访监测,尤其在随访监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级预防  普及防癌知识,接种HPV疫苗。接种 HPV 疫苗是宫颈癌一级预防的主要措施,也是消除宫颈癌最重要的一道防线。HPV疫苗在首次性行为之前接种效果最佳。目前我国获准使用的疫苗接种对象是 9 岁~45 岁女性,因此越早接种越好。

二级预防  定期开展宫颈癌的筛查;对确定为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尽早进行治疗;已经接受HPV疫苗接种仍然需要定期筛查。接种HPV疫苗可有效预防HPV持续感染及相关宫颈病变,是宫颈癌一级预防的主要措施,也是消除宫颈癌最重要的一道防线。但HPV疫苗无法覆盖所有HPV类型,即使接种过疫苗,也要定期做宫颈癌筛查。只有将宫颈癌筛查和HPV疫苗接种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预防宫颈癌。如果HPV和宫颈细胞学TCT检查双阴性,可以每 3 年~5 年体检一次。对于有异常流液、接触性出血等症状的患者,即使是筛查双阴性,也应该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以免漏诊其他妇科疾病。

三级预防  对宫颈癌进行治疗,根据临床分期开展适宜的手术、化疗、放疗及姑息疗法。

医院微信公众号
易健康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