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读分享』第586期
2020-12-31 00:00事业发展部
『早读分享』第586期
发布时间:2020-12-31 事业发展部 张琪琳
(一)12月28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医保目录调整通知。调整后的目录内药品总数为2800种,其中西药1426种,中成药374种。新版目录将于2021年3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用。今年首次尝试对目录内药品进行降价谈判,14种独家药品均谈判成功并保留在目录内,平均降价43.46%。值得注意的是,最新版国家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所列药品已被全部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二)近期,中国疾控中心组织完成全国新冠肺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人群总体处于低感染水平,表明以武汉为主战场的疫情控制取得成功,有效防止了疫情大规模扩散。据了解,调查涵盖三类地区,包括武汉市、湖北武汉之外市州、以及湖北之外六个省份,采用抽样调查设计选取社区人群3.4万余人。
(三)自12月23日,北京顺义报告一例无症状感染者以来,顺义、西城、朝阳等区陆续开展相关人员和重点人群核酸检测。经梳理发现,截至12月28日15时通报,各区已有近170万人参加检测,除已通报的10名感染者外,其余结果均为阴性。
(四)世卫组织网站最新数据显示,截至欧洲中部时间28日16时56分(北京时间23时56分),全球确诊病例较前一日增加441861例,达到79673754例;死亡病例增加6807例,达到1761381例。
(五)2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印发《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0年版)》,这也是九年来首次对三级医院评审标准的大修。新标准的修订围绕“医疗质量安全”这条主线,推动医院评审由以现场检查、主观定性、集中检查为主的评审形式转向以日常监测、客观指标、现场检查、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向,对于实现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六)2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文,要求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感染防控工作。其中规定:对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患者,医患双方应当做好隔离防护等,不得拒收中高风险地区患者;门诊出诊医师要加强对患者有关新冠肺炎症状和流行病学史的问诊,落实首诊负责制;医疗机构要将感染防控管理融入医疗管理的全流程,并加强制度建设等。
(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血管中心主任舒畅教授团队于12月15日运用我国自主研发的“三层仿生”聚氨酯人工血管,完成了首例巨大腹主动脉瘤人工血管置换手术,患者即将出院。据舒畅介绍,这款完全由我国自主研发的“三层仿生”人工血管,目前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来源:健康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