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读分享』第476期
2020-06-30 00:00事业发展部
(一)天津市疾控中心消息,经天津市疾控中心对天津市第137例确诊病例呼吸道标本的新冠病毒全基因组高通量测序和序列分析,中国疾控中心复核,确认与北京新发地市场相关病例的病毒序列完全相同,属于L基因型欧洲家系分支I。
(二)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居特斯洛县一家肉联厂近日发生新冠病毒聚集性感染事件。截至当地时间20日下午,这家工厂约5800名员工接受了检测,确诊感染人数已经上升至1029人。肉联厂员工及其家属全部约6500人已被隔离。当地卫生部门官员表示,肉联厂的切割部门是疫情“重灾区”,约三分之二员工被确诊感染。
(三)近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发布了《关于配合做好进一步提升新冠病毒检测能力有关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出要提升新冠病毒检测能力,有序引导降低偏高的检测费用,支持实现“应检尽检、愿检尽检”,同时要按程序将针对新冠病毒开展的核酸、抗体检测项目和相关耗材纳入省级医保诊疗项目目录,并同步确定支付条件。
(四)6月19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中医医疗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中医医疗机构要强化院感防控和医护人员防护,坚决杜绝院感事件发生,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健康管理和监测。
(五)6月20日,北京市副市长卢彦针对当天检查发现的相关单位不符合《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院感防控要求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问题,对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北京联科中医肾病医院、北京迈基诺基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医学检验所、百世诺(北京)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负责人,以及石景山区、门头沟区、顺义区、昌平区分管领导和京煤集团负责人进行约谈。
(六)如何看待此次北京疫情?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上海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表示,这波疫情我们还不能认为是第二波的来临。这次北京出现的疫情应该是一次比较突然的、小范围的暴发,但是暴发力度目前仍在可控范围内。他解释说,所谓的“第二波”一定要形成非常显著的波峰,有一段时间的蔓延再下来。
(七)6月19日下午,在杭州海关举办的抗疫经验交流会上,在说到冷链运输环节的疫情防控时,李兰娟院士表示:“一般情况下,病毒在冷链上能较长存活。在我们已知并掌握的病毒中,处于4℃左右可以存活3~6个月以上,零下20℃以下可以长期存活达20年左右。不同的病毒存活时间也不一样。新冠病毒是一个新的病毒,从出现到现在才8个月,对它的认识及耐低温能力尚需进一步研究。”李院士本意并非特指新冠病毒,并强调“一般情况”和“已知病毒”,部分媒体没有正确理解便进行报道,对公众造成误导。
来源:健康界